9月15日晚,文化和旅游學院開展第二課堂專題講解活動,為2025級本科新生全方位解讀第二課堂,助力大家明晰成長路徑,開啟大學精彩篇章。
課堂上,學院團委書記呂龍飛老師圍繞第二課堂相關內容進行講解。他講到高校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之外的重要育人平臺,它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與實踐,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共青團服務學校人才培養目標、落實立德樹人首要任務的關鍵途徑。在這里,同學們能跳出書本知識的束縛,去探索、去實踐、收獲全方位成長。

“第二課堂成績單”作用顯著。一方面,它會詳細記錄同學們在校期間參與第二課堂的經歷和成果,是學校開展人才培養評估、進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依據,也為社會單位選人用人提供參考。另一方面,在學分與成績認定上,第二課堂設置了技能特長、工作履歷、文體活動、志愿公益、創新創業、實踐實習、思想成長7大活動模塊,參與這些活動可獲得相應積分。取得25個(含)以上第二課堂積分,可轉換為《創新實踐》課程(必修課)1學分。并且,根據累計積分的不同,《創新實踐》課程成績有明確等級劃分:累計25個積分(含)以上為及格;30個積分(含)以上為中等;35個積分(含)以上為良好;40個積分(含)以上為優秀。
為幫助新生少走彎路,講解中結合往屆學生的真實案例,分享了成長中的經驗與教訓:既講述了學長學姐憑借積極參與第二課堂活動、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正面事例,也剖析了因忽視第二課堂價值、缺乏規劃導致的成長遺憾,以“看得見、聽得懂”的故事引導新生重視第二課堂,積極參與其中,培養規劃能力與實踐能力。

此外,針對新生普遍關注的第二課堂參與及學業平衡等問題也給出具體建議:要盡早了解第二課堂的各類活動模塊,結合自身興趣與發展規劃,合理選擇參與的活動;在參與第二課堂活動時,也要平衡好與專業學習的時間,主動利用學校提供的資源,讓第二課堂真正成為助力成長的“加油站”。

整堂講解案例鮮活、重點突出,既有第二課堂知識解讀的嚴謹性,又有經驗分享的實用性,更有參與指引的針對性。講解過程中,不時與新生互動答疑,贏得陣陣掌聲。新生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講解,對第二課堂有了清晰認知,今后將積極參與第二課堂活動,以實踐為基、以成長為引,在大學舞臺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校審:張耘愷 復審:趙軍 終審:信蘇珊